查看原文
其他

四赴纽约——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的外交斗争(中)

唐家璇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往期推荐



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的外交斗争(上)





作者简介    


唐家璇 中国职业外交官;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驻日本国公使。


一赴纽约 相互摸底

2003年新年伊始,法国外长德维尔潘通过法国驻华使馆给我捎来口信。他说,法国是当月的安理会轮值主席。他建议于1月20日在纽约召开一个安理会反恐问题外长会议,总结在联合国框架内开展的反恐斗争,以便更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



2002年9月14日,在联合国总部会见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图源:《劲风煦雨》


1月18日,我在结束对博茨瓦纳的访问后,租用法国一家航空公司的包机,于当晚10点离开哈博罗内,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做短暂技术性停留后,飞往纽约。

那一次,我在纽约总共只停留了35个小时。在这短短的一天半时间内,除参加安理会反恐问题外长会议外,还密集地会见了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德国副总理兼外长菲舍尔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在这些双边会见中,我们谈的核心问题都是伊拉克问题。就在4天前,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在伊拉克的一个弹药库内,发现了12枚空化学弹头,在两名伊拉克科学家的住宅,发现了3000多页与核技术有关的文件。



 2003年2月14日,在出席安理会关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会议期间会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新华社发


美国方面一口咬定这是伊拉克“实质性”违反联合国决议的“严重事件”。法国、俄罗斯、德国等则持不同意见,主张先听取联合国核查人员的报告,然后再做判断。

我在会见鲍威尔时,他明确表示,伊拉克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抓住最后的机会,与国际社会合作,履行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

他同时表示,布什总统还没有就美国是否对伊拉克动武做出任何决定,仍然希望通过和平手段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

他说:“美国在海湾地区进行军事部署是为了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他告诉我,联合国监核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于一周后向安理会提交报告,汇报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结果。布什总统已经指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仔细研究这份报告及安理会成员的反应。

在那之后,布什总统将与江泽民主席以及其他有关国家领导人磋商,然后再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针对美方的态度,我向鲍威尔强调,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是代价最小的办法。当前还是要继续进行联合国的武器核查,让事实说话。至于下一步怎么走,要由安理会来决定。安理会应该尊重联合国监核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意见。



2002年9月13日,出席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右二)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长午餐会。图源:《劲风煦雨》


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法国外长德维尔潘2003年1月20日专门在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官邸,为与会的各国外长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举行午宴。

结果,这场午宴变成了一个热烈的讨论会,大家都在谈工作,主要围绕联合国监核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拉克核查的结果,以及下一步国际社会如何处理伊拉克问题各抒己见。

这实际上是安理会成员在这些问题上的一次相互“摸底”。我在午宴上发表了讲话。我说:“迄今为止对伊拉克的核查进展基本上是顺利的,并没有发现大的问题。监核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刚刚与伊拉克达成了一份包括十项内容的声明,两机构还希望能有更多时间进行核查。安理会应该重视并尊重他们的意见。

我明确地表示,1月27日安理会将再次听取核查通报,这一通报并不意味着核查的结束,各方应该本着客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两机构提供的情况和评估意见。伊拉克是否遵守了安理会决议,是否仍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应该让事实来说话,而不要匆忙下结论。

再赴纽约 美国摊牌

2003年1月27日,联合国监核会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向安理会提交了报告,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凿证据,要求继续对伊拉克进行核查。

国际社会普遍支持两机构的要求,但美国始终坚持认为,只要萨达姆在台上,延长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就没有意义。




两机构提交报告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发表国情咨文,再次指责伊拉克没有切实履行1441号决议,并称伊拉克与“基地”组织有联系。

他明确提出美国要领导一个国际联盟,解除伊拉克武装。布什在讲话中提出,美国将要求安理会于2月5日召开外长会议,专门讨论伊拉克问题。我立即指示驻美使馆了解美方意图何在,有何具体考虑。

美方向我们透露,鲍威尔将在这次会议上向与会各方提供美国掌握的一些情报,这些情报将足以证明伊拉克违反了安理会决议,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方面还说,美国非常看重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希望中国外长届时能够出席。我们同时了解到,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等主要国家的外长都已经决定与会。



2003年2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就伊拉克问题举行公开会议。图源:《劲风煦雨》


鉴于上述情况,我决定再赴纽约。那段时间恰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假期。2月1日是大年初一。这天上午,我专门召集外交部有关同志开会,研究与会有关问题。我们对这次外长会前的形势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当人们还在欢度春节时,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登上了前往纽约的飞机。

2月5日,安理会就伊拉克问题举行公开会。当时,伊拉克问题是国际上的头等大事。各方特别是美国高度重视。那一次,美国与会阵容空前强大,除了国务卿鲍威尔外,还有中情局局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高官。

鲍威尔首先在会上发言。鲍威尔的发言持续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其间,他不时借助音像手段加以说明,通过大量录像、录音、幻灯片,历数伊拉克违反安理会决议的情况。

鲍威尔煞有介事地说:“证据显示,伊拉克隐藏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欺骗甚至暗中阻挠联合国核查人员的工作。伊拉克正在发展弹道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运载工具。萨达姆政权与国际恐怖组织有联系,并资助了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窝藏从阿富汗逃到伊拉克的‘基地’组织人员。”

鲍威尔还指称,藏匿在伊拉克的“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同一名美国高级外交官在约旦遇刺有关。

鲍威尔总结说:“伊拉克的行为构成了对安理会1441号决议的‘实质性违反’。1441号决议是安理会给伊拉克的最后机会。但两个月来的核查表明,伊拉克根本无意抓住这一机会,仍然拒不履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在这种情况下,安理会必须勇于承担自身的责任。”



200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会议上展示所谓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美国在这次会议上确实拿出了一些“新东西”。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造成了伊拉克拥有并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印象。但后来的情况表明,这些所谓的情报和证据是有问题的,这次在安理会的陈述,也成了鲍威尔的“麦城”。

2005年9月,已经卸任国务卿的鲍威尔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访谈时,公开承认他在安理会的这次陈述确有不实之处。他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污点,使他至今仍感到痛苦。

鲍威尔陈述后,与会的其他各国外长分别发言。根据抽签顺序,我第一个发言。

我特别指出,在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安理会成员的态度是一致的。这在安理会的有关决议,特别是1441号决议中已经有充分反映。目前的关键是要执行好这个决议。至于安理会下一步如何行动,应该根据核查的结果,由各成员共同讨论和决定。

我最后强调,国际社会强烈希望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避免战争。安理会必须予以重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政治解决。中国愿与各方一道为此而努力。

我发言后,法国、俄罗斯、德国等国的外长也相继发言,他们的观点依然与美国、英国针锋相对。在这个问题上,安理会成员的立场分歧严重,壁垒分明。




未完待续……

文字 | 《湘潮》 

作者 | 唐家璇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